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西方主流媒体为何对这件事“惊人的沉默”? 正文
时间:2025-07-08 04:05:1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联合国秘书长前特别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指出,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近日对美国和挪威军队共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爆料内容“非常可信”。他也留意
联合国秘书长前特别顾问、西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指出,主流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近日对美国和挪威军队共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媒体爆料内容“非常可信”。他也留意到西方主流媒体对此保持“惊人的为何沉默”,可能是对件因为它们不愿在“北溪”事件报道中违背美国政府的说法。
美国专家罗列11项“已知事实”
萨克斯告诉新华社记者,事惊他一直怀疑美方是沉默破坏“北溪”的幕后元凶,赫什的西方爆料更增加了这一推断的可能性。
这张瑞典海岸警卫队2022年9月28日发布的主流航拍照片显示的是,“北溪-1”天然气管道仍在泄漏大量气体。媒体新华社发(瑞典海岸警卫队供图)
为何要怀疑美方是为何元凶?萨克斯详细列举了11项他留意到的“已知事实”:
——美国长期以来强烈反对“北溪”项目;
——存在美国针对其他国家基础设施采取过秘密行动的大量记录;
——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2月公开警告称,如果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对件美国将终止“北溪”管道,事惊且保证能做到;
——美国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在2022年1月底一份报告中警告称,沉默如果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西方“北溪”项目将“不再推进”;
——除了美国自己,很少有国家有技术能力在不被美国立即发现的情况下发动这类攻击;
——西方情报机构已承认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俄罗斯实施了这一行动;
——瑞典方面不愿透露其调查结果;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称“北溪”管道被毁是欧洲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巨大机会”;
——纽兰曾称拜登政府对“北溪”管道“成了海底一大块金属”感到满意;
——除了个别细节,赫什爆料内容整体上“非常可信”;
——西方主流媒体对“北溪”遭到破坏、尤其是赫什爆料保持了“惊人的沉默”。
“最有可能的肇事者是美国”
早在去年“北溪”管道遭破坏事发之后,萨克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就直言,种种迹象表明“最有可能的肇事者是美国”。美国当时把矛头对准俄罗斯的说法没有说服力,因为这起事件的“最大输家是俄罗斯和德国”,欧洲“在很多层面上遭到严重打击”。
“这起事件令欧洲更容易受到能源危机所引发的经济严重衰退的影响,令欧洲更加依赖美国,”他说,“也令俄罗斯失去了一个谈判筹码。”
比亚迪回应称:近期关于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均为不实信息2025-07-08 03:36
巴西总统选举首轮投票开始2025-07-08 03:16
马斯克:特斯拉FSD测试版将于年底前在全球推出,北美以外市场需获监管部门批准2025-07-08 03:10
沪苏浙皖协同立法 推进长三角社保卡跨省份通用2025-07-08 03:0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2025-07-08 02:52
警惕“以房养老”理财骗局2025-07-08 02:45
山西朔州市朔城区实行临时区域静默管理2025-07-08 02:40
打破房子“不卖不敢买”困境,青岛“优鲜卖”按下换房快进键2025-07-08 02:21
雨枫:造车新势力产品线比较短 而传统车企可能同时有十几款车在卖2025-07-08 01:38
王兴提名的新势力御三家里,没有小鹏2025-07-08 01:35
两市全天资金净流出304亿元 银行板块资金净流入居前2025-07-08 04:03
网络“苦学”流行:以自嘲纾解压力2025-07-08 03:59
手绘业绩报告封面!这家公司为控成本拼了,港股公司叙福楼集团因半年报火了2025-07-08 03:46
美军蛙人炸毁“北溪”管道视频流出?2025-07-08 03:43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2025-07-08 03:09
《通胀削减法案》令欧盟如鲠在喉 “去工业化”出现前兆加剧担忧2025-07-08 02:40
上市公司提质在行动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07-08 02:00
Meta再次重申将冻结招聘 未来进一步重组2025-07-08 01:56
小米Q3仍未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王翔:高端战略速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2025-07-08 01:47
刷屏!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亮相!预计价格不到2万美元,马斯克:要量产数百万台!A股相关概念将迎来爆发?2025-07-08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