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港媒:中国年轻人对临期食品兴趣高涨
参考消息网3月21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对粮食安全的港媒高涨担忧推动临期食品热潮》的报道称,在中国,中国年轻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年轻兴趣日益高涨,这个如今欣欣向荣的人对行业可能有助于中国应对食物浪费问题。全文摘编如下:
艾媒咨询公司上周发布的临期一份报告称,到2025年,食品临期食品行业的兴趣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318亿元人民币扩大至401亿元。
临期食品仍在保质期内,港媒高涨但往往会大幅打折出售,中国吸引了渴望省钱的年轻年轻消费者的注意,预计该行业在2025年前将保持6%的人对增长率。
创新也推动了市场发展,临期从在超市和便利店销售到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方便购买。食品同时,兴趣也催生了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港媒高涨企业。
一名微博用户说:“这是因为进口零食太贵,所以人们才会购买临期商品,因为便宜一些。”
在中国,去年进入临期食品市场的公司激增。好特卖和嗨特购等商店只出售临期食品,其商品价格总体上大大低于市场平均价格。
在微博上拥有50多万粉丝的刘加勇医生不久前发布了一段关于临期食品的视频。他说,这些食品对健康没什么危害,还没有过期,便宜还环保。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更多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网上购物占销售额30%以上,为临期食品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
在电子商务网站淘宝上,商家销售临期的薯片、方便面、糖果和巧克力,价格不到标准零售价的一半。
据统计,中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其中约一半是在供应链的零售或消费端被损耗浪费的。
北京发起了“光盘行动”,应对浪费食物问题。
一些用户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分享他们的超市之旅,只花100元人民币就能满载一推车零食而归。
豆瓣小组“我爱临期食品”创建于2020年9月,该小组现有9万多成员,分享他们关于购买临期食品的经验。
临期杂货店已开始在北京和其他一线城市出现。这些店销售的产品五花八门,由于价格比普通超市便宜得多,很快受到了本地人欢迎。
顶: 74169踩: 5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