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流通行业十年变迁:从小散乱到规模化、智能化
本报记者 晏国文 曹学平 北京报道
一盒药从药厂到最终患者手中的医药流程,经历了怎样的流通乱时代变迁?
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600998.SH)副董事长,刘兆年至今清晰地记得医药流通行业手工作业时代仓库提货现场常见的行业小散一幕。
“过去,年变能化客户大都直接到我们仓库现场提货。规模我们需要依靠人工分拣数万个品规的化智药品,拣选准确率不高,医药发货效率很低。流通乱货迟迟发不出来,行业小散客户着急,年变能化我们更着急。规模有的化智客户等了几个小时还提不到货,最后充满抱怨地甚至骂骂咧咧地走了。医药”
作为产业链中间环节,流通乱医药流通企业的行业小散价值在于使上游高度分散的产品能够准确、高效地到达下游高度分散的各类终端。现在,曾经无法高效服务客户需求的画面成为一种警醒,低效率的手工作业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
10月12日,刘兆年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过去的十年乃至二十年,医药流通行业经历了从“小散乱”到监管不断完善、技术不断创新、效率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过程。医药流通行业正进入智能化、数字化、精益化的新发展阶段。
管理迈入数字化
“过去,药品采购依靠采购员凭经验判断购进,确保库存在合理范围。但有经验的采购员毕竟是少数,再加上药品数量多,人工作业会让药品库存经常出现过多或缺货断货的现象。”刘兆年回忆说,“当时送货都需要客户当面清点查验,等货品核验清楚,配送车和员工才能走,占用时间很长。而且配送路线缺少统筹与合理规划,司机可能要在不同地区间来回穿梭,有时一天都完成不了20多个客户的订单。”
现在,这些都成为过去式。刘兆年说:“我们利用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来管理库存,可根据出货历史及销售数据来安排合理购进与仓储,不再依赖采购员。同时,通过线上平台与APP,客户可直接在线下单订货,系统自动安排,精准分拣,高效出货。在配送中,我们引用导航系统,提前统筹规划配送路线,这样半天就能完成二三十单的配送,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也提高了准确率。数字化系统成为服务上下游客户和赋能员工及管理者的有力工具。”
医药流通行业是连接药品、医疗器械生产厂商与各级医疗机构、药店、患者的纽带,在整个医药产业链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刘兆年向记者介绍,医药流通企业正以精益化的管理方式、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刘兆年介绍,“以药品分拣为例,在我们河南的神州一号物流中心,通过规划设计,建立起货到人的作业模式,利用多层穿梭车,在立体库完成拣货任务后,将拣货箱投放至输送线,直接送至操作台。同时,在拆零分拣区,多层穿梭车 货到人系统设计有4个分区,共13000个货位。在算法上采用订单3级排序,单小时料箱吞吐量可以达到2400箱,单小时拣选条目可达1000条,拣选准确率达到99.9%,其效率比传统的摘果式零货拣选可提升2倍。”
据刘兆年介绍,与、华润医药、分销业务以等级医院为主不同,九州通业务以院外市场为主(超过70%),服务的客户主要分布于基层边远和农村地区,销售以普药和OTC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客户比较分散,服务难度大。
“作为医药流通四大千亿企业中唯一的民营企业,九州通相较其他头部企业,我们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要大很多。医药流通行业本身毛利率低,我们的运营成本和服务成本又比较高,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就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如果我们不能让上下游客户获得良好的体验,我们就没有竞争力。”刘兆年说。
刘兆年表示,“二十年前,我们凭借‘快批快配’模式获得了快速发展;在信息化、互联网开始向生活领域渗透时,我们利用这些技术建立起了全国联网的ERP系统;在物联网、云计算、AI技术、大数据等技术被广泛运用时,我们结合业务内容和服务客户的对象不同,运用这些技术建立起了精细化的管理体系、数字化的营销平台、智能化的物流系统、数字化的财务共享中心等。九州通随着技术的发展,从最初的人工走向自动化,从信息化再走向数智化。”
这一历程也是医药流通行业变迁的直观展现。“随着药品集采常态化、互联网诊疗、医药电商业务发展,医药物流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并呈多样化、订单碎片化、配送末端化等特征,医药物流的地位在医药供应链各环节中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医药物流企业更加注重以精益化的管理方式、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推动物流服务提质增效。”商务部《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
集中度不断提升
2012年,全国医药流通行业销售总额为11174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2021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达26064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5%。十年间,医药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增长了1.33倍。
2021年,医药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4.5%,较2012年增加10.5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底,全国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58.97万家。2021年,零售连锁率为57.2%,与2011年比较,零售连锁率从34.3%提高到57.2%,增加22.9个百分点。
2021年,全国医药流通领域主营业务收入前5名分别为:中国医药、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中国医药-重庆医药联合体。目前,超5000亿元的医药批发企业有一家,超1000亿元的有4家。排名6至11位的分别为广州医药、、、、、,均为上市公司。
目前,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基本形成了“4个全国性+多个区域性”的市场格局。刘兆年认为,全国性和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各有长处且值得互相学习借鉴。区域性的医药流通企业长期深耕当地市场,主要面向当地医院客户,在当地历史久、扎根深、黏性强。而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跟厂家谈判的时候可以获得比较优惠的政策,可以在全国实现联动销售,覆盖和触达区域、平台规模、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2021年,医药零售企业排名第一的为国大药房,销售总额为242亿元,2~10名分别为、、、、、华氏大药房、、、众友健康。
据商务部2021年11月21日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药品流通行业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培育形成1~3家超五千亿元、5~10家超千亿元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5~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
集中度提升是医药流通行业过去十年的关键词之一。2021年,前四家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4.2%。对比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同时参照行业总体目标,我国医药流通领域的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刘兆年分析,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医药流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强强联合,扩大市场覆盖率,提升集约化程度。在优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从传统的横向扩展转变为纵向下沉,进一步优化了城市与乡镇、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配送的服务网络。同时,集中度提升进一步促使医药流通企业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针对客户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增强跨区域的供应链物流协调能力。
刘兆年认为,院外市场迎来新机遇。随着“零差率”“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二级及以上医院的自费用药处方开始流向零售药店;同时,“双通道”政策的出台,为药店纳入统筹医保报销打开了大门。在以上政策的推动下,未来零售药店市场将逐步放量,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目录的放开,慢病用药流向基层医疗机构也将成为一个趋势。
(责任编辑:热点)
-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提升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本报记者 邱超奕《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2 版)8月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 ...[详细]
-
董宇辉不再说“当你背单词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而是在忙着辟谣自己并非“税后100万奖金、北京市户口以及150平方米住房”奖励的获奖者作者: 吕倩当文艺情怀与商业变现相关联时,即使是董宇辉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观察者网讯)据欧洲媒体《布鲁塞尔时报》和“今日俄罗斯”报道,当地时间2月20日,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接受西班牙媒体采访时称,在制裁俄罗斯上,欧盟已经“应做尽做”,如今“剩下的可制裁的俄罗斯实体 ...[详细]
-
北京市朝阳区149家保供超市、3500余个便民网点加强生活必需品供应
今天11月23日),北京市召开第42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介绍,我们全力保障,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扎实做好水、电、气、热等城市运行保障,统筹 ...[详细]
-
大雷要爆了?监管发声,不具备金融业务资质!股价一度暴跌38%,仍兜售年收益翻倍产品…玄学理财圈粉无数?
来源:券商中国投资圈又一颗大雷要爆?19日晚间,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鼎益丰相关业务的风险提示称,“鼎益丰”关联的主体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深圳的经营主体不持有金融许可证、不具备从事金融 ...[详细]
-
英伟达股价大涨,小众存储芯片“翻身”:火热的ChatGPT还会催热哪些芯片需求?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由OpenAI开发的聊天ChatGPT于去年末发布后,由于表现惊艳,近期在全球刮起了一股猛烈的旋风。微软和谷歌等巨头在此类技术上投入巨资。在国内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张月朦 通讯员 尚颖)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昌平区获悉,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工程项目已全面复工,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室内外装修等工作,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底完工投用。将新增床位500张,建成 ...[详细]
-
中国银行业协会: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67% 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财联社9月1日电,《2022年度业发展报告》提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不良贷款率1.67%,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预计随着下半年 ...[详细]
-
来源:Wind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将是本周投资者关注的关键焦点,因为他们希望美联储加息路径更加清晰。隔夜美股休市,上周三大指数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当周下跌0.13%,该指数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