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砺智能司首席战略官陈超卓:新能源、智能领域创造了新的机会
《财圈社》 2022年11月7日,芯砺席战新以“智能网联赋能汽车品牌全球化”为主题的智能卓新智“第五届全球汽车发展趋势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4.2馆正式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支持,司首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略官领域新能源汽车品牌集群、陈超创造山西省高平市人民政府主办,芯砺席战新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智能卓新智晋驰欧创(高平)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司首爱驰汽车有限公司、略官领域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陈超创造财圈社协办,芯砺席战新新浪财经、智能卓新智百度有驾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司首 《财圈社》作为协办单位,略官领域将全程图文直播本次全球汽车发展趋势论坛。陈超创造 全球汽车产业正进入智能化、网联化时代,作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中国汽车产业,在政策的战略指导以及市场的牵引下,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中国汽车正值出海窗口期,近年来靓丽的出口成绩已经可以作出证明。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针对车辆有着不同的监管和质量要求,尤其是针对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这样的新物种,则更需要中国汽车品牌了解、适应甚至帮助目标销售国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和质量标准,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以及成长为汽车工业强国的必经之路。 基于此,本届论坛邀请到了比利时驻上海总领馆经济及商务领事马汉,智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刘卫红、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海外销售总监江永辉、芯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陈超卓在内的四位重量级嘉宾,并由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主持,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汽车出口如何打好智能化这张牌?”的圆桌论坛。 其中,芯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陈超卓从大算力芯片的公司的角度深入浅出的对大算力芯片如何与本土车企智能化需求结合的问题展开论述,陈超卓指出,新能源和智能车在中国是最热门的,创业者大干快上,政府也比较支持,新能源、智能领域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机会。 “从汽车产业角度来说,国人普遍习惯使用国产车,从9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也20多年了,可能还有那么几年(一代车左右),国产车普遍就会替代进口车”,陈超卓认为,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出海具有新的机会 陈超卓表示,除了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日本市场、欧洲市场,中国的新能源和智能车最热门的,“如果我买一个燃油车,我可能还不会倾向于买一个自主品牌,我想买一个奔驰、宝马。但是新能源一出来,我在国内买车还真的没有看到德国、欧洲车哪个品牌我愿意花钱去买,尽管我在沃尔沃工,捷豹、陆虎我也工作过,你让我买一个捷豹、陆虎新能源,老实说这个老东家我不会买的,但是“蔚小理”我是认认真真考虑,当然我也会考虑特斯拉,我也是特斯拉粉。我觉得这个带来了完全新的机会”。 从芯片角度来看,陈超卓就本届进博会中芯片/集成电路展馆的所见所闻表示是,其更多看到的是阿斯麦、Lam Research、KLA、AMD,还有高通这些供应商。说明芯片方面,中国还是一个短板。但智能化的趋势又是轮子上的电脑,陈超卓举例称,、特斯拉就是把车按照电脑来开发,它的计算平台X86,两颗FSD加AMD的CPU、GPU,组成一个强大的X86,可以使它的车越用越新,传统车是越用越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提高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让被人“走进来”,陈超卓表示,改革开放40年得益于“开放”,出了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也要让海外汽车产业走进来,“投资是相互的,开放一点,中国制造没问题”,陈超卓如是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青藏集团公司畅通运输通道 全力保供冬季电煤运输
- 英国出了个印度裔首相,印度为啥这么嗨?
- 民航换季后国际航班量翻倍 平均支付价格到今已降两成
- 广东新晋民企“一哥”,为何是正威集团?
- 传奇CEO罗伯特·艾格“火线”回归 出任迪士尼“救火队员”
- 快讯: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3% 蔚来涨近14%美团涨近7%
- 谷歌Q3业绩逊于预期 广告收入不增反降 计划继续放缓招聘控制支出
- 部分欧洲航线票价直降80%!10月以来国际航班量持续增加
- 协议达成!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性胜利”
- 11月全国糖酒会有哪些值得关注?
- 银行理财公司谁更强?北大汇丰联合新浪财经发布权威榜单
- 微软第一财季营收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
- 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增设石家庄航空口岸为药品进口口岸
- 民航局:前9个月民航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98.5亿元
- 融信中国一笔优先票据到期未支付,本息合计7.181亿美元
- 午评:港股恒指涨2.17% 恒生科指涨3.99%烟草概念股上涨
- “硬核”瘦身后马斯克着手裁减推特销售员工
- 谷歌三季度净利跌逾26%:营收增速创两年新低,要放缓招聘
- 芯片行业困境恶化 SK海力士直言要把明年投资削减一半
- 财说|汽车芯片也扛不住了?北京君正三年来首次单季度营收下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