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发布研报称,国泰无惧资本市场寒冬,君安看好创新药长期景气度,看好推荐biotech龙头企业。创新研发和商业化能力获初步验证、药长业无传统业务包袱的期景气度龙头各项业务进入正循环,现金储备整体充裕,推荐头企短期对外部融资需求度较低。国泰维持(06160)、君安(01810)、看好(09995)、创新(09969)、药长业(09926)、期景气度(02171)增持评级。推荐头企
秋储冬粮,国泰短期无需过度担忧头部biotech资金储备。biotech股价近期大幅调整,以港股biotech为例,截至22年4月9日,香港未盈利生物技术指数(887818.WI)过去一年的跌幅达61.03%;18A条款香港上市的未盈利biotech接连破发;22Q1香港药品与生物科技行业融资额仅为17亿港币,同比下降95%,融资额创18Q1以来季度新低;创新药投资进入情绪低谷期。投资者对biotech在手现金可否满足其未来资金需求的担忧进一步给市场带来压力,但国泰君安认为短期无需过度担忧。21年行业在手现金创新高。国泰君安对港股34家未盈利的非疫苗biotech进行分析,其20、21年年底的净现金总额分别达到874、11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26%,表明行业整体在20Q3-21Q1宽松融资环境中储备了足量资金。截至4月9日,34家公司中有8家(占比24%)净现金占市值比例超过50%,3家(占比9%)超过100%,市场对国内biotech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已较充分体现。
约76%港股未盈利biotech年内无融资压力。国泰君安对港股34家未盈利的非疫苗biotech进行公司个体维度分析,结果显示在21年,20家公司(占比59%)收入小于1亿元,仅1家公司(占比3%)因一次性产品授权收益带来正经营性现金流。以这些港股上市公司为代表,国内biotech整体处于行业发展早期,确实需要外部融资来支持研发。自18年港股未盈利生物技术公司启动IPO已来,行业资金需求逐年增加,50家18A上市的公司(未包含年报延迟公布的基石药业)20年、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60亿元、385亿元,同比增速为48%。其中34家biotech公司(非疫苗)占其主要部分,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41亿元(占比93%)、331亿元(占比86%),同比增速为37%。基于产业调研和国泰君安的测算,认为虽然22年该板块研发资金需求将大概率创历史新高,但目前biotech整体在手现金相对充裕。基于对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研发费用、管线推进的预测,国泰君安认为34家样本公司中有26家(占比76%)目前在手现金可以支撑2年及以上研发,在22年不需要进行外部融资。百济、信达、再鼎等头部biotech融资能力表现更为突出。
催化剂:创新药加快获批;产品快速放量;创新药海外授权或获批。
顶: 53966踩: 83
国泰君安:看好创新药长期景气度 推荐biotech龙头企业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5 21:29:06
相关文章
-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商业保险研究分会成立 担当时代责任 商业保险有所为
- 3月底通过数字市场法案?欧盟与美科技巨头展开拉锯战
- 东航空难第三场发布会:发现人体组织碎片 为何有3名飞行员
- 国家发改委辟谣!并未建立基础设施REITs有关专家库
- 央行推出“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面向六家商业银行提供二千亿元零成本资金
- 库存释放异常信号,国际油价会否出现“历史性逼空”?分析师:油价大涨后这些标的可布局
- 乌克兰战火威胁“世界粮仓”,利沃夫官员:考虑吸引东部投资转向西部
- 3月22日外汇交易提醒:鲍威尔发表鹰派言论,美元与美债收益率联袂上涨
- 养老金二季度调仓动向浮现 集中持有医药和电子行业
- 东航:截至今天下午,已接待71名旅客近300名家属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