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逼近6.55,四天贬超1700个基点有啥影响?
在过去一个月,人民人民币汇率稳定在6.3区间波动震荡,币汇贬超但在这个星期,率逼却出现了大幅度贬值,近天接连跌破6.4、个基6.5两个重要点位,啥影这会带来哪些影响?人民 四天贬值超1700个基点 本周一后的连续四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连续下跌。币汇贬超 在岸、率逼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双双跌破6.5,近天4月22日,个基前者最低点触及6.5050,啥影后者最低点触及6.5469,人民离岸人民币更是币汇贬超在四个交易日内贬值超过了1700个基点。在此期间,率逼美元指数冲破101,最高已攀升至101.34。 近期对美元贬值的不只是人民币,欧元、英镑、日元、韩元等货币对美元汇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受伤”最重的是日元,日元对美元汇率近日创出了20年来的最低值,从3月初至今,日元对美元贬值幅度已超10%。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多方面原因造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急贬。 第一,出口景气出现从高速向中速回落的更多迹象。202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强势,一个重要内核在于中国出口的高景气,支持了基于外贸实需的外汇流入。 第二,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加大影响外资流入。3月以来,中国与海外的疫情防控差异边际逆转,且在此同时,接连出现俄乌冲突爆发、中概股监管问题、美联储启动快加息等外部冲击,可能引发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担忧情绪,导致外资阶段性撤出迹象。 第三,美元指数“破百”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更强牵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元指数开启新一波上涨,特别是4月以来美元指数在日元急贬的助推下“破百”。而2015年“8·11”汇改以来,美元指数在100以上运行的时间并不多,此番“破百”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值得关注。 第四,汇率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中发挥更多调节作用。中美货币政策的节奏差还将延续下去。中国货币政策应该、也能够做到“以我为主”,其中的关键就是让人民币汇率发挥更多调节内外均衡的作用。 人民币会一直贬值吗? 人民币这一波贬值下行会一直持续吗?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本轮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大,主要来自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与美元走强两方面因素。 首先,奥密克戎主导的疫情在经济重点城市发生并较快扩散,引发了全球对中国供应链的担忧。其次,目前人民币汇率也面临美元指数上行的压力。 “供应链扰动叠加美元指数上行或将使人民币短期承压,但无需对人民币形成贬值预期。”明明称,近期人民币交投寡淡,虽然离岸人民币价差走阔,但离岸价差持续走阔才是贬值预期形成的信号,目前仅反映短期贬值预期有所放大。汇率未来是否稳定的判断还是需要关注国内供应链稳定与经济基本面形势。 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则表示,汇率是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关系,特别是疫情后中美的经贸、政治、政策及预期的差异。方向是从疫后恢复的“比好”到向潜在增速回归,节奏取决于中美疫情、货币政策的错位。未来,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主要原因是出口预期回落,还包括中美利差长期倒挂预期下的资本外流。目前看,人民币贬值压力在二三季度最大,贬值过快会有央行的干预。 央行应对汇率贬值的手段有哪些?黄文涛举例称,包括出售外储、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在离岸市场上大幅收紧人民币流动性、操作人民币中间价逆周期因子、限制资本流动等方式。 人民币贬值会带来哪些影响? “人民币汇率在较高水平上的调整,未必是件坏事。”钟正生指出,历史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与中国出口增速之间有较好的反向相关性,反映的就是汇率因素对于出口景气的影响。2017年下半年之后,由于海外需求、中美经贸冲突的节奏、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这种相关性不再。 但他表示,2021年8月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已经突破前期历史高点,其持续攀升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愈发变得不容忽视。2022年,中国出口可能面临出口市场份额高位回落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需求下降的双重压力,在出口趋于走弱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适当贬值,有助于提振出口市场竞争力。 “人民币汇率作为货币宽松的另一种形式,也有助于缓释企业现金流压力。”钟正生称,从A股上市公司数据来看,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和贬值的阶段,均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显著影响。譬如2019年二、三季度,2018年二、三季度,2015年三季度到2016年四季度,人民币汇率显著贬值都对企业现金流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而2020年二季度以来,由于人民币汇率持续强势,汇率变动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持续为负。 中国首席研究员温彬提醒说,对于进出口外贸企业来说,不要对赌人民币币值的升贬,要做好汇率风险管理,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国家外汇局副局长王春英表示,市场主体汇率风险中性意识继续增强。2022年一季度,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合计超3700亿美元,同比增长29%;企业套保比率为26%,较2021年上升4.2个百分点,显示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经营理念进一步增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适应能力提升。 “当前境内主体外汇存款在7000亿美元以上,这也属于历史高位。”王春英称,企业通常会择机结汇,“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行为,可以有效平抑部分汇率调整,有助于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 最近发表
-
- 旗下保险公司拒不赔付屡遭投诉,复星系“保险+投资”模式恐将落幕
- 通胀降温了,怎么还有人支持加息50个基点?一文看懂华尔街解读CPI
- 阳光纸业1月12日斥资199.69万港元回购93.6万股
- 众兴菌业“炒私募”爆亏35%后,新挑中的这家私募2022年也亏惨了!
-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高管降薪10%-20%,职位越高降得越多
- 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 应对劳动力短缺、老龄化 智慧农业还有这些挑战
- 春节档倒计时 哪部影片将赢在起跑线
- 集齐宁德时代+华为+特斯拉+光伏概念,汽车零部件龙头年报预增近三倍!3股获超百家机构集中关注
- 进击“中国氢都”:最高补贴2千万,武汉出台支持氢能发展16条政策
- 多地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 提高贷款额度成“标配”
- 随机阅读
-
- 高风险区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表明社区传播已基本阻断
- FILA首现负增长,安踏下一步该押宝谁
- 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通胀恐慌消退!全球债市大反弹
- 孙正义,“不体面”退场
- 分众传媒陈岩:消费理性化是未来的大趋势
- 黑芝麻“以黑补黑”并不成立
- 规模最大但IPO受阻,喜马拉雅难靠资本“上位”!
- 外资持续加码 彰显中国市场强“引力”
- “非定位路”变“市政路” 华润瑞府二期交付遭业主投诉
- 无视国内外反对!日本宣布拟于春夏之际排核污染水
- 卡特彼勒涨2% 摩通上调目标价
- 美团尾盘跌幅扩大至10%,单日蒸发900亿市值
- 美将驻斯“爱国者”给乌克兰? 斯洛伐克暂时未回应
- 多省份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超万亿元 业内建议完善机制建设
- 美国物价压力见顶又一力证:1月份短期通胀预期创两年最低
- 国常会再提“降准”:为什么,何时降,降多少?
- 江苏: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实现应返尽返
- 多家三元正极材料公司去年业绩“预喜” 笃定高景气 行业积极扩产
- 规模最大但IPO受阻,喜马拉雅难靠资本“上位”!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