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看经济:三“新”拉动中国未来增长
(中国这十年)首席看经济:三“新”拉动中国未来增长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夏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也碰上了百年不遇的首席新冠疫情,过去推动增长的看经“燃料”能否继续适用?未来的增长之路该怎么走? “谈中国经济,我们常常会提到‘三驾马车’,济拉也就是动中投资、出口、增长消费,新总结归纳其实就是首席两种需求,一种是看经外部需求,另一种是济拉内部需求,过去十年,动中由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增长内需逐渐演化成了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新 他解释道,首席中国的看经投资需求一直保持着稳定且较快速的增长,很长一段时间是以传统基建为主,以交通相关设施为典型代表。近年来则是新基建非常突出,包括5G、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我们要看到,投资需求不仅仅是总量上的稳定,而且结构也在优化,‘双高’行业的投资相对来说减少了,但一些高附加值行业的投资、与绿色低碳有关的投资都在上升。” 在消费方面,屈宏斌认为,虽然在疫情暴发后出现了一些波动,消费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在过去十年,中国经济中消费的比重一直在稳步提高,2021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2012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这样的表现其实是在中国劳动生产率、GDP总量增长的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上升的体现,中等收入群体也逐步扩大,成为了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支撑力量。 “这些变化与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有关,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距离高收入国家的门槛越来越近,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寻找新动能。”屈宏斌认为,有三个“新”会拉动中国未来增长。 具体而言,一是新技术。屈宏斌认为,过去中国可能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来换取增长,当下和未来会更加注重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而这就需要方方面面的技术创新,科创将成为描绘未来发展蓝图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提到了一个关键指标,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12年的1.91%提高到了2021年的2.44%,达到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水平,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能有如此高的研发投入非常难得、罕见。 二是新人才。“创新的基础在于人才。”屈宏斌表示,中国通过对于教育的长期投入已经收获了新的“人口红利”,劳动人口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 “这种人力资本或者说劳动力的大规模且高质量供给,对中国下一步推进创新、提高生产率都是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屈宏斌说。 三是新基建。在屈宏斌看来,基建不仅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所在,也有助于促进整体生产效率的持续增长。过去的传统经济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未来新基建的长期投资同样会取得长期收益,尤其是新基建对于创新的支撑作用,会让更多技术得到规模化的应用,给中国注入长期增长的动力。(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张掖甘州:财政安排4500万元补贴购房者,激发阶段性购房热情
- 广东本月起生育子女无须审批!登记身份证或户口簿即可办理
- “一个月的货,一季度都卖不掉!”白酒渠道拉响库存警报,爆仓危机来袭?
- 财经博主们转型了?任泽平大聊情感,管清友研究数学
- 币圈波及体育圈:NBA金州勇士队被FTX投资者提起集体诉讼
- 消费投资降温“B面”:“科技+”热度不减、海外消费版图扩容
- 深圳GDP“后3万亿”时代如何走?官方定调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
- 北京市民看过来!交通委发布明日出行提示
- 太罕见!竟有这类基金单日大跌12%,基民懵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 韩国总统就职典礼将不邀知名艺人,不安排总统游行
- 美国在斐济扣押一艘3.25亿美元超级游艇 称俄罗斯寡头资产“无处藏身”
- 中汇集团绩后获多家大行一致看好 华泰证券最高看至7港元
- 65-70美元!俄油价格上限或高于预期 油价短线下挫跌超3%
- 风起鑫江:方新山辞去鑫江置业集团及相关子公司所有职务
- 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延期举办
- 紫金银行:未来或将面临一定资本补充压力 将通过多种方式适时补充
- 谷歌神秘项目“Pitchfork”曝光:教AI写代码 抢程序员饭碗
- 和信投顾:指数坚守3000点 行情未来仍可期
- 英伟达下挫4.5%,至7月中旬以来最低点
- 唯品会股权曝光:沈亚持股12.9%腾讯持股9.8% 京东减持
- 搜索
-